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冯骥才的代表作品 《各有各的活法》:亲自选编代表作32篇小说、散文、随笔

100人浏览   2024-07-26 12:48:02


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我相信真正的冰冷在世上,真正的温暖在人间。

《各有各的活法》这本书包括冯骥才亲自选编1981年至今的小说、散文、随笔代表作32篇,刻画了清末至今各个时期的不同人物,展示了普通人迥异的生活状态,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神仙老虎狗,各有各的活法。活法各有不同,幸福生活是共同的奔头。冯骥才的故事精短生动,语言干净简练却入木三分,值得一读再读。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第5期《上海文学》。

小说讲述了一对夫妻由于身高差距违反世人的习惯而被误解、被嘲笑甚至被迫害,在经历了种种不幸之后,人们才看出他们深切的、可贵的爱情。

作家采用了对比手法,将人物的高与矮、外观的平常与性情的美好、高女人与矮丈夫的忠贞挚爱与文化惯性,极左政治的冷漠、畸变形成了或鲜明或潜在的对照,从而愈益显示了文化批判的鞭挞力。

198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将小说改编为动画片《高女人和矮丈夫》,由胡依红执导,该片曾于1990年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

作家王蒙如此评价,《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特别哏儿,哏儿完了又挺伤感,特别是描写高女人死后,他的矮丈夫遇到雨天仍然高高举着一把伞,令人感到那伞下有一个空白一节,读之难忘,读之唏嘘不已。

散文《逼来的春天》获得首届中华散文奖。

那时,大地依然一派毫无松动的严冬景象,土地坚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战;雀儿们晒太阳时,羽毛乍开好像绒球,紧挤一起,彼此借着体温。你呢,面颊和耳朵边儿像要冻裂那样的疼痛……然而,你那冻得通红的鼻尖,迎着冷冽的风,却忽然闻到了春天的气味!

《逼来的春天》一文“逼来”可以理解为“步步逼近”。在冬春之交的景象,“逼来的春天”形象地写出了早春时节大自然所蕴含的勃勃生机,人们希望春天早日到来的迫切心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冯骥才中篇小说《炮打双灯》改编成同名电影,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独生女春枝,出生在以制炮竹致富的大户人家,因其是家族唯一继承人,故自幼被当作男孩抚养。尽管已是民国年月,春枝依然是长袍马褂瓜皮帽,一身男装穿戴,俨然少东家势派。为防家产落入异姓人之手,族老们还在她父亲死后作出规定,春枝永不得嫁人,否则无权继承产业。

此地乡俗,过年时兴起请画匠给画年画。这年年前,来了个叫牛宝的青年画匠,寡言少语,却很是高傲,对谁见了都要敬畏的管家满地红,也不放在眼里。春枝为其吸引,悄入画室,只见有幅画像,画的正是自己女儿家本来面目,妩媚可爱。画笔传情,春枝动心。满地红暗地监视一切,设圈套逼走牛宝。

春枝难抑爱火燃烧,悄悄渡河找到牛宝,平生第一次卸去男装,得到一个女人本应有的幸福。自此后,春枝穿起女装。族老们震惊,议决用比炮办法决定谁与春枝成亲。满地红和牛宝各自施展燃放鞭炮之技,初试不分胜负;再试,牛宝于两腿间燃放“炮打双灯”的花炮时,炸伤阴部,成了废人。他离去了。但春枝已怀上他的孩子。牛宝要是知道有了爱的结晶,或许就不会离去。

冯骥才通过《炮打双灯》的故事,从另一角度反映社会上被压抑的一群人,对一直支配着中国人命脉和扼杀人权的传统教条和家族约束严加抗议。

俄罗斯汉学家 A.H.科罗博娃也不吝赞美之词。“评价冯骥才,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其他作者不同,冯骥才的重点不是在描写大量的镇压和灾难。他展示了以单个“小人物”的命运为例的民族悲剧。这一点是他创作的一个特点。”

冯骥才的《炮打双灯》《逼来的春天》《抬头老婆低头汉》等多篇获奖作品,《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歪儿》等多篇入选《语文》教材和中小学书目的名篇。他的小说里有俗世奇人的传说,散文里有万物生灵的优美,随笔中有生活的万般滋味。读一本书阅尽大师风采,读懂当代文学。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