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或“昌黎先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PS: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轼、苏洵和苏澈)。
现有诗两首,供大家赏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被贬潮州时所作,抒发了作者当时悲愤交加和对未来前途茫然的心境。
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用“朝”和“夕”二字写出了当时事发突然,两者的时间之短、距离之远,亦写出了当时的天子在看了他的奏折之后定是勃然大怒,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用“除弊事”讲述出了当时诗人是想为朝廷除害却被天子误会甚至要被贬,内心感到非常的悲愤;用“惜残年”说明了诗人当时所下的决心非常的大,甚至是不顾一切。
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虽写的是景,但却让诗人感到非常的茫然,饱含了诗人无限的思绪。
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既切合了题目,又将诗人的英雄气质显露了出来,可谓是悲惨凄楚啊!
总的来说,这首诗写得苍凉悲壮,能让读者一眼便能明白当时诗人所经受的遭遇以及所思所感。

潮州一景
《晚雨》
唐·韩愈
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投竿跨马蹋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为诗人暮春时节游城南时所作。
前两句“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写的是细小的微雨下了许久了,都能听到草间蚯蚓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十分的清新。
后两句“投竿跨马蹋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写的是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仍旧跨马前行,踏上归途,到城门时已然听到了打鼓的声音,说明诗人回去时已经很晚很晚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写得十分清新自然,能够体会到诗人迫切回城的心情。

雨中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