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水安全保障看山西:山西尊村灌区下足供水“硬功夫” 做好供水“硬支撑”

0人浏览   2025-04-11 10:43:00

面对春季降雨偏少的天气形势,山西省运城市尊村灌区认真落实省、市抗旱工作视频会议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春灌保春耕工作,助力全市粮食丰产丰收。截至目前,灌区已累计提引黄河水3700余万m³,灌溉农田40余万亩,为全市抗旱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位于永济市西北黄河小北干流中段的尊村引黄灌区,是集防汛、排涝、灌溉、供水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灌溉面积123万亩,是山西省的重要粮、果、蔬生产基地,是支撑地方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主战场”。

走进灌区,提水泵轰隆作响,中控室各项流程有序运行。“以往调度配水时,各级泵站都是估算所需用水量,难以精准调控,放水更是要到一级站引水渠看刻度线,每天要去两三趟。现在通过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级泵站用水提前4天逐级申报,汇总到一级站再报至调度中心,实现了管水、放水即时精准布控。”灌区信息调度中心负责人陈晓宁对灌区数字化的升级深有感触。

尊村灌区紧紧围绕“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结合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按照供水预案,做好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各级泵站和渠道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保障提、配水安全运行。

此外,该灌区还通过实施“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灌区渠系工程得到有效改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定提高,基本解决了灌区输水“跑、冒、滴、漏”的问题,有力保障灌区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用水及时性。制定了详细的水源保障工作方案,在春浇供水前疏通引渠,并保障2条引渠互联互通、交替运行,便于引渠清淤疏通和增强引渠过水能力。同时,做好浮体泵站应急供水保障工作,储备充足的黄河水源,满足抗旱生产用水需求。

与此同时,尊村灌区还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提前组织人员进村入户摸排,了解农户用水需求和种植结构,按照“自下而上统计用水计划、自上而下下达调度指令”的机制,实行“先下游后上游”的配水原则,做好水量调度,达到用水均衡、节水优先的目标,实现应浇则浇、应灌则灌,切实保障灌溉用水。

文 / 李东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