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实习生 田佳怡
3月29日清晨,细密的雨丝纷纷扬扬洒落,给武汉蔡甸区的玉笋山陵园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上午7时许,在阵阵小雨中,何氏家族的14名成员相约,从武汉三镇分别出发,其中,还有生活在鄂州的孙子辈,也早早驾车赶来,加入这场延续了三代人近二十年的祭扫传统。
上午8点20分,何氏家族的四辆车陆续抵达玉笋山陵园,何氏姐妹4人和他们的子女们带着思念,开启了追思之旅。
“今天真是热闹啊,今天孙子外孙来了,重孙也来了,他们都很有出息,你们放心吧。”在父母的墓碑前,何幺妹用毛巾轻轻擦拭着父母的照片,为父母介绍着今年前来祭扫的亲人,何二姐拿出大早上特别制作的藕夹和园子,小心地放在小碗中,何大姐则摆放着橘子、香蕉、苹果等水果。

“妈妈一生都很操劳,带大了我们,又帮我们带孩子,没享到子女的福就过世了。”何幺妹告诉记者,小时候他们一家6口从鄂州来到武汉,父亲在煤厂上班,母亲帮别人做一些编织活,大家挤在一个小房子里生活。随着大哥二哥开始工作,家里的房子才慢慢扩建,每个子女都有了自己的房间。
人群中,还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不断地将手中的鲜花和香火递到家人们的手中,提醒大家脚下的石头,他就是孙子何小飞。从今年的出发时间、路线、购买祭品到午餐,都是由他一人负责的。从前这些都是由他父亲完成,这些年传承到他,他每年都安排得十分稳妥。

何小飞谈起小时候跟着父母参与祭祀,那时的他只是觉得热闹,对父亲忙碌的身影一知半解。如今,自己接过这重担,才深知其中的繁琐与责任。
为了购买合适的祭品,他对比了多家店铺,还精心挑选了新鲜的水果、鲜花,此外,为了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敬意,祭扫前一日,他还与儿子一同叠了数百只元宝。
当最后一束鲜花递到一位长辈手中,何小飞长舒了一口气。他站在一旁,看着家人们有序地进行着祭祀仪式,心中满是感慨。这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一场祭祀活动,更是家族的纽带与精神。他暗暗发誓,以后每一年,都要将这件事办得更加周全,让家族的传统在自己手中继续发光发热,如同这山间永不熄灭的香火,绵延不绝。
“孩子读书后这几年,我也带着他一起来,希望他以后也能接力传承这些。”何小飞拍了拍一旁儿子的头,笑着说。
三代人的祭扫传承,不仅仅是对老一辈的怀念,更是对家族传承的一种执着守护。这份坚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一直延续。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