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的呼和浩特,阵阵花香随着春风弥漫。赏花,是这个季节这座城市的一件盛事,人们以桃花为信,纷纷走出家门,奔赴这场与春天的专属之约,于烂漫花海间,尽情享受城市绿化美化带来的生态福利。
这是呼和浩特宜居城市建设成果,也是城市绿化、美化精细化管理默默耕耘的成果。相信这几日已经有不少市民发现,与桃花、杏花一起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还有身穿印有“园林”字样反光马甲的园林工作人员。他们忙碌于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里,清理下垫层、修剪枯枝、挖坑植树……他们在干什么?难道只是单纯的植树种花吗?答案肯定没这么简单。
呼和浩特地处北方,时不时刮起的大风,是城市绿化不得不面对的挑战。选择契合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无疑是应对挑战的明智之举。这些乡土树种,就像城市忠诚的卫士,它们熟知这片土地的脾性,对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自如,不仅成活率高,养护成本也相对低廉,还能在防风固沙等生态防护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就拿本月12日那场大风来说,呼和浩特顽强地挡住了风沙,网友、市民齐刷刷地“感谢大青山”。的确,大青山在阻挡这场风沙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那些挺立于城市周边的防风林带也功不可没。
当然,城市绿化、美化不是只有乡土树种,呼和浩特巧妙搭配各种花草,用低成本打造出层次分明、四季皆美的绿化景致,让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相得益彰,为市民和游客呈上更多近在咫尺的绿意与美好。
呼和浩特的城市绿化账本里,充满了精打细算的智慧。打造宜居环境,不是千篇一律的绿,更需要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举个例子,大黑河、小黑河等环城水系,无疑是呼和浩特熠熠生辉的宝贵明珠。这几年,呼和浩特秉持生态理念补植添绿,巧妙设置亲水平台、城市绿道,不仅让水质愈发清澈,更是在城市周边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为城市品质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实实在在地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
从大青山生态屏障到小区门口的口袋公园,城市绿化、美化精细化管理,绝非简单的种树栽花,而是关乎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市民生活质量高低的大事。眼下,正值植绿补绿黄金时间,呼和浩特如奋勇前行的开拓者,积极做好每一项绿化工作,让呼和浩特愈发美丽、宜居。
丨来源:青橙融媒(王英)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