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东湖评论:于时光深处读懂生命的联结

0人浏览   2025-04-04 11:25:00

海报设计:刘晓洁

人间四月,春和景明。一群群少年手捧白花走向烈士陵园,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抒发着对先烈的追思和敬意。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总会以各种方式缅怀那些离开的人。千年前杜牧笔下的清明烟雨,至今仍深深浸润着中国人的文化血脉。

仰望星空,“父辈们”如漫天繁星从未远去。4月2日,武汉市九峰寿安林苑举办了清明祭奠见义勇为英烈活动。2010年6月12日晚,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辅警袁凡在勇抓窃车贼中,与歹徒英勇搏斗,壮烈牺牲,年仅26岁,留下年轻的妻子和“遗腹子”袁宇轩。活动现场,14岁的袁宇轩和母亲、外公、外婆一起来祭奠他的父亲。虽然从出生起,袁宇轩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但他经常听母亲和外公讲述父亲的故事,在他心中父亲是个伟大的人,永远是他的骄傲。来到父亲的墓碑前,袁宇轩懂事地擦拭父亲碑刻上的遗像,他说:“很想爸爸,想跟他说说话。”这一刻生命的壁垒似乎被打通,两个平行时空的父子有了美丽的交错。“要成为像你一样的人,走你走过的路,守护心里最重要的东西。”这是浙江上城公安刑侦大队民警杨烜宇在清明写给父亲的书信里的一段话,他的父亲叫杨海升也是一名警察,2003年3月在与歹徒搏斗中英勇牺牲。长大成人后的杨烜宇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也成了一名光荣的警察。在杨烜宇心中父亲从未离开,一直是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对于生命价值的共同追寻让属于他们父子之间的生命联结从未中断。

守护大地,“吾辈们”如山涧溪流融进祖国河山。2020年戍边战士陈祥榕牺牲时还不到19岁,他曾在他的日记里写下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的班长说:“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陈祥榕笑着回答:“班长,这和年龄没有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陈祥榕牺牲后,部队曾问他的母亲姚久穗需要什么帮助,她哽咽着说:“我没有要求,我只想知道我儿子在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2024年10月17日,“问勇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揭牌,这条道路的命名正源于英雄母亲的问话,旨在向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而牺牲的陈祥榕等四位烈士致敬。而今,这条路已成为陈祥榕母亲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远的牵挂、永远的联结。英雄从未离开,他们的精神已融进民族复兴的血脉中,正如这条“问勇路”铺陈开来向远方延展,成为一条忠诚之路、信仰之路。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更是生命与生命的时空对话,它虔诚地表达着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历史的铭记以及对价值的追寻。在清明追思和铭记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正是古代的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智慧,它将继续流淌在我们的民族血脉中,成为永恒的精神家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罗晓霞(湖北省团校)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