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71.8,但长期财务规划稍显薄弱

0人浏览   2025-04-21 15:25:00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日前在沪联合发布第三年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最新调研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为71.8,相比去年的68. 7分继续提升。从群体细分来看,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各个群体的平均得分在过去三年中均有所提高或维持不变,且地区差异逐渐缩小。

这是双方自2022年启动的一项研究,从六大维度对中国居民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量化评估,旨在动态追踪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素养状况,推动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为居民的财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整体金融素养水平持续提升

作为项目牵头人,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告诉记者,“在过去三年的调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居民整体的金融素养水平持续提升,金融素养平均得分从2022年的64.4分上升至今年的71.8分。这充分展示了监管引领和指导、机构深耕投资者教育和个人金融学习意愿不断提升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调研数据显示,居民金融素养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连续三年排名第一的上海与全国平均分之间的差距也逐年降低。

对此,吴飞分析认为,这背后的推动力是多重的,包括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空间带来的桎梏,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便利,金融教育资源也更加容易传播;各地对金融基础设施更重视,建设不断完善。这两大因素使得金融服务不断普及,也让居民体会到了金融消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等。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调研的结果可以发现,金融参与和金融素养之间双向促进的关系愈发显著。例如,常见金融行为的参与度过去三年持续提升,并且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居民在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吴飞透露,在今年新增的对证券投资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证券投资者在所有六个维度的金融素养得分均不同程度地领先全国居民样本,尤其在储蓄与投资、货币与银行两个维度大幅领先。投资实践经验可以缩小不同教育背景、年龄、性别之间的金融素养差距。金融素养较高的证券投资者往往持仓时间更长、投资更加分散。

长期财务规划仍较薄弱

不过,与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持续向上的趋势相比,长期财务规划仍是其表现较为薄弱的环节。在今年的调研中,仅半数受访者表示拥有明确的长期规划,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从年龄细分来看,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群体的差距尤其明显,而即便是面临更多元和复杂的财务需求、处在养老准备黄金期的26-45岁受访者拥有长期财务规划的比例也仅为55%。

嘉信理财(上海)总经理托马斯·皮克斯利表示,目前,中国居民对于长期财务规划这个概念的认知总体稍显薄弱,尤其是尚未形成“以财务目标为导向”的财富管理理念。究其原因,嘉信理财与上海高金合作的另一项研究成果《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去年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受访者认为自己不需要财务规划的首要原因,其它主要原因还包括“资产太少不需要规划”、“自己可能不会严格遵循规划”。

事实上,财务规划是财富管理的重要基石。“因为金融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梳理个人和家庭的各类财务需求,厘清他们的优先级和完成期限,然后才能找到和自己的风险水平适配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皮克斯利说。此外,财务规划的另一个作用是未雨绸缪,它并不仅仅是根据当下的情况做出投资计划,更需要综合考量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从而夯实自己的财务韧性。有了这样的长期规划,投资者在遇到短期市场波动时才能更理性地应对。嘉信理财在中国、美国等多个市场的投资者调研均发现,拥有财务规划的人群往往更有信心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也具有更良好的财务习惯。

夯实重点群体意义重大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行,养老规划问题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数据显示,金融素养较高的居民在与养老相关的多个层面均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

调研显示,金融素养较高的居民对养老准备的认知更充分,在社保缴纳年限等基础养老问题上正确率明显高于金融素养得分较低的群体。高分组受访者对补充养老的必要性和相关途径的认知更为清晰,能够有效通过商业年金、长期投资基金等多元化途径进行养老储备。高金融素养群体的个人养老金开户和购买行为也更积极。最高分组(80-100分)中64%的受访者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1%购买了个人养老金产品,而最低分组(0-20分)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仅为12%和8%。

吴飞认为,夯实重点群体在财务规划方面的金融素养对于面临老龄化挑战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广财务规划理念和知识时,可以从80后、90后这两个核心群体出发,然后慢慢扩展到一老一少这两个短板群体。

提升居民养老规划的意识和个人养老金参与度有赖于监管、金融机构、教育机构乃至基层社区的共同努力。为此,皮克斯利则呼吁,金融机构通过投资者教育普及长期规划对于个人和家庭财富健康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必要的数字工具帮助普通居民迈出财务规划的第一步。金融机构还可以考虑将“目标导向”的投资理念和财务规划服务融入买方投顾业务,为投资者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原标题:《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71.8,但长期财务规划稍显薄弱》

栏目主编:戎兵

来源:作者:文汇报 唐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