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4月23日,“文明对话五千年 透过历史看世界”世界读书日《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进校园特别活动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举行,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与中学师生们开展现场互动,共同探讨世界五千年文明互鉴对话。
“真正的历史能战胜神话与偏见,在人工智能与全球挑战并行的时代,讲好中国融入世界的故事至关重要。”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世界五千年》(新世纪版)总主编陈恒教授与在场师生分享丛书编写理念。他说,阅读历史重在培养胸怀与判断力,尤其需对照中外近代五百年史,拓展全球视野。他呼吁青少年通过阅读历史涵养包容,以客观真实的过去为基,创造人类共同未来。
人类的历史有多久?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陈淳教授从他主编的《从蒙昧到文明》谈起,带领学生们回顾了从人类起源到文明起源的漫长史前史,借助考古学成果,复原人类演化与文化发展过程。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魏葆珞、世界史系副教授温珊珊分别向师生介绍了古印度历史、古罗马历史的丰富内涵,以及与中国历史的密切关系。
“让儿童读懂历史、看清来路,才能真正创造未来。”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在致辞时,鼓励青少年通过阅读建立文化根基与世界认知,培养包容胸怀与建设未来的力量。
作者:任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