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今天是孤独症日!

0人浏览   2025-04-02 13:16:00

更多新闻 尽在“东港发布视频号

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为给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东港区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组织走进日照金融教育基地青少年金融探索馆、国恒蓝鲸篮球训练馆,锻炼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举办“气球瀑布雨 + 寻宝打卡”社会融合活动。

在万平口广场举办“予爱童行 融画孤独——童心共绘百米长卷”公益活动。

东港区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系列活动获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未来,我们将持续发力,普及孤独症知识,加强合作,为孤独症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助力他们融入社会 。”


世界孤独症日

2025.04.02




2025年4月2日,我们将迎来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宣传主题口号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这一主题不仅彰显了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深切关注,更预示着我们将共同努力,从“救助”转向“赋能”,全面推进孤独症人士的成长与发展。


世界孤独症日的背景



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印发了《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孤独症等残疾人群体的关爱之情,引发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

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筛查出很多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一种是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研究显示,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



只有儿童才会得孤独症吗?

不是。

研究发现,孤独症是在儿童出生前产生的,在出生后几个月至3岁前逐步出现孤独症症状,有的起初表现与普通儿童无异,但功能逐渐倒退产生孤独症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可能会持续终生。虽然科学与及时的康复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不断进步、走向独立,但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时期。


在公共场合应当怎样帮助孤独症儿童?

作为陌生人,看到孤独症儿童时,根据情况可以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他们主动和你打招呼,我们可以点头微笑做出回应。如果他们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可以忽视,不要给家长乱出主意,有时候忽视也是一种包容和接受。



孤独症症状有哪些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提出了“五不”早期识别方法,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行为,家长需要警惕:


如果对照完这些标志行为,发现孩子符合,特别是符合多种这样的异常行为,需要到医疗机构去做筛查,通过系统测试,做出早期筛查和干预指导。


发现患有孤独症怎么办





接纳他人

如果您的亲人有可能是孤独症患者,不要回避现实或对其歧视,及时求助专业医生做出明确诊断和评估。自闭症并不等于智力低下,许多高功能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仍能正常生活。


教育自己

了解孤独症的症状特征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患者的困难和需求。


寻求帮助

加入孤独症支持群体,与其他患者家庭分享经验和情感,互相支持


给予孤独症儿童心理健康关注





早发现,早治疗

患儿接受治疗的年龄越早,症状的改善程度越明显。


需要家庭参与

父母也应该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患儿本人、儿童保健医生、患儿父母、患儿老师、心理医生等应该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


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

医生应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因人而异进行治疗,并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身体健康

患儿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要注意保证身体健康,预防其它疾病。


坚持治疗,持之以恒


孤独症儿童,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漆黑夜空中独自闪烁着,因为疾病,他们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与社交技能,甚至会因怪异的举止受到歧视。


对于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每个人多一些关注和了解,消除对孤独症群体的误解;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孤独症群体,不歧视也不特殊对待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来源:东港发布 综合

编辑:黄桃

审核:费洪涛

值班主任:王西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