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女子在上海一禁烟场所被烟头烫伤脸部,最新进展:涉事场所已开除保安队长

0人浏览   2025-03-29 08:14:00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近日,一网友发文称,3月27日凌晨,在上海INS新乐园二楼一家娱乐场所内,被他人手中的烟头烫伤了脸部。事后,她向店内安保人员寻求帮助并要求调事发监控,却被对方消极对待。28日下午,INS新乐园对此事进行了公开回应,称涉事保安队长已被开除,今后将强化禁烟执行。据了解,当地有关部门已关注到此事,将进行现场实地核实。针对此事件,律师表示,该店家可能被认定未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若协商无果,可同时起诉直接侵权人与店家。

网友发文称在禁烟场被烟头烫伤

网友发文称在禁烟场所被烟头烫伤

店内安保人员态度恶劣、消极处理

28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发文网友江女士(化名)。据江女士介绍,27日凌晨,在上海INS新乐园的一家娱乐场所内,被他人手中的烟头烫伤了脸部。“当时,那名男子的烟头烫到我之后,我们都愣住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被他的朋友推走了。我到光线比较好的地方一看,才发现烫掉了脸上的一块皮。”江女士说。

随后,她向安保人员寻求帮助,要求调取事发时的监控,以确认该男子身份。然而,店内的保安队长却敷衍她:“我们是娱乐场所,发生这种事,你们各自都有责任”“你没当场把人抓到,这么多人不可能找到他了”。

在江女士的坚持下,保安队长播放了监控,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画面。但该保安队长又表示:“现在已经过去半小时了,人肯定走了。”

随后,江女士从监控室出来并找到了涉事男子。起初,对方因喝醉而情绪激动,对相关行为拒不承认。看到监控后,其态度有所转变并当场道歉。

“我从监控室出来,想和朋友们协商解决方案,但保安队长的态度还是很差,对我说‘你直接说要多少钱吧’。我的朋友拿起手机录视频,结果那名保安队长报警了,要求我们删掉视频。”警务人员到场后,记录了有关情况并进行了调解。江女士要求该保安队长道歉,但对方依然态度恶劣并表示“不可能道歉,一句话都不可能道”。

当地有关部门回应将现场核实

涉事场所:已开除保安队长,将严格禁烟

“INS新乐园内每层楼每个场所都挂着‘禁止吸烟,违者罚款’的标志,但吸烟现象没有人制止。”江女士向记者展示了INS新乐园内禁烟标识的照片,标识牌上明确写着“禁止吸烟,违者个人最高罚款二百元,场所最高罚款三万元”,并附有投诉电话。

“INS新乐园作为上海最大的娱乐综合体,室内非常拥挤,但禁烟规定形同虚设,长期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发生事故后,保安队长的敷衍和轻视态度还对我造成了二次伤害。”江女士表示,她希望INS新乐园公开道歉,并严格执行禁烟规定,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同时,她要求对店内安保团队进行培训和整顿,处理涉事保安队长,提高安保人员的素质。

27日,江女士的朋友同样发文,称目睹了事情发生,十分愤怒。当晚11时许,INS新乐园官方在其评论中回应:“发生这种事,我们也很气愤,我们已成立专案小组,24小时内会跟您答复。”

涉事场所“INS新乐园”对江女士朋友的回复

记者在某点评平台看到,有不少消费者表示INS新乐园存在抽烟现象:“全是二手烟,根本无法呼吸,超级浓”“从一楼走到四楼,全是抽烟的”。

据有关报道,28日上午,上海政务服务热线回应称,将让相关管理部门去现场实地核实。若涉事娱乐场所确实属于禁烟区域,管理部门会对其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28日下午,INS新乐园对此事进行了公开回应:该事件确由管理团队安全管理疏漏所致,管理团队对该事件负主要责任,并对受到影响的顾客真诚道歉。将严格执行场所内全面禁烟规定,即刻增派巡逻人员加强场内巡视;一经发现吸烟行为,立即劝阻制止,不听劝阻者将被要求离场并配合执法机关予以处罚。涉事保安队长李某已被开除,门店管理层连带问责,涉事店长已被严惩并罚款,加强管理责任。立刻开展服务培训和安全演练,加强安保沟通礼仪培训,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涉事场所“INS新乐园”官方回应

“禁烟场所不禁烟”屡见不鲜

律师:协商无果时可将店家一并起诉

记者梳理发现,这名女生的遭遇并非个例,一些地方的“禁烟令”如同摆设,许多商家因担心影响生意,纵容吸烟行为。

2024年12月26日,演员徐娇发文称,在长沙一家餐厅劝阻一位男士抽烟时,对方表示“这里又没有贴禁烟标志”。在徐娇录下证据时,该男士抢走其手机,并直接把烟头扔在了她的饭碗里。

2024年9月18日,长沙的陈女士和朋友在一家粉店用餐时,劝阻一名男子不要抽烟,对方将碗朝陈女士扔去,“我如果当时扭头扭慢点儿,就砸到我了。”随后,陈女士和店内一服务员均报警。

2025年3月,杭州一女子与丈夫外出就餐时在餐厅劝阻吸烟反被怼,“旁边桌也有人在抽烟,为什么只盯我们?”被怼后的女子拿出手机拍摄视频,想留存证据并投诉至12345。“我拍摄视频时,其他桌的吸烟者还对着镜头笑,但拍完后就变得情绪激动,一直叫嚣骂我。”由于动静特别大,引起了餐厅其他顾客的关注。有人说她过分,不应该拍摄他人,也有人说“不想闻烟味,为什么还要出来吃饭?”被怼女子非常愤怒,“一件是非分明的事情,为什么大家都来指责我?”

那么,在本次事件中,店家是否应当承担一定责任?遇到类似情况,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浙江铁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永辉律师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该场所内虽张贴禁烟标识,但店家未实际制止吸烟行为。《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九条规定,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有义务对吸烟者进行劝阻。消费者可以向12345投诉,由相关部门对场所处以警告或罚款。

同时,根据《民法典》第1198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对消费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烟头烫伤他人时,安保人员未第一时间干预,消极应对消费者调阅监控的合理请求,拒绝道歉且推诿责任。因此,店家可能被认定未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需在直接侵权人赔偿不足时,承担补充责任。

张永辉介绍,消费者遇到类似事件,可在固定相关证据后,通过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多渠道投诉。若直接侵权人的有关行为构成故意伤害,可要求警方立案。若协商无果,可同时起诉直接侵权人和店家,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并且,若证实店家存在纵容吸烟等故意或重大过失,可尝试主张惩罚性赔偿。

多说一句:上海3月中旬对“游烟族”出手

当代市民素养需与治理智慧共同成长

记者查询发现,从2025年3月中旬开始,上海市开始在外滩等8个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重点推进室外“游烟”治理。“游烟”是指吸烟者一边走在路上、一边吸烟而产生的二手烟雾。按照《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目前市民游客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医院、体育场馆、演出场地、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域等公共场所,发现“游烟”,可以拨打12345热线进行举报,违者个人最高罚款200元,场所最高罚款30000元。

从“禁止吸烟”到“治理游烟”,城市在向更细微处着眼,但“禁烟场所不禁烟”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甚至违规抽烟者态度嚣张,劝阻吸烟者却成了“孤勇者”被粗暴对待,实在让人感到遗憾。增强民众信心,相关部门应对违规行为从严处罚,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禁烟控烟工作;回归到市民自己,当代市民素养需与治理智慧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