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张漫子)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品牌活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北京对接会上,商业航天、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的科学家牵手产业界,加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在京转化。

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品牌活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北京对接会在京召开。(受访者供图)
存算一体技术成为后摩尔时代打破算力瓶颈的重要路径,受到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集成电路领域分会场上,北京大学杨玉超教授团队展示了近年来课题组在忆阻器存算一体领域的工作进展。杨玉超教授团队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普及,存算一体技术有望打破未来的算力困境,突破算力提升速度瓶颈,提高算力渗透率,实现国产化。
合成生物制造被誉为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正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命“创造”时代。生物医药领域分会场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研究员团队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基于工程益生菌的口服蛋白递送系统”,这种基于工程益生菌T0SS的口服蛋白递送技术,可兼容一系列蛋白酶,具有自组装效率高、蛋白稳定性高、作用范围广、安全性好的优势,有潜力干预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品牌活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北京对接会在京召开。(受访者供图)
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富庆飞教授团队、王新河教授团队以及北京大学吕万良教授团队分别与星河动力、北方华创、泰德制药三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实验室”与“生产线”的双向通道进一步畅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产教融合、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自2019年首届对接会举办以来,北京已累计推动近百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在京合作对接,吸引近300家创新主体参与。未来,北京将继续以成果对接会为纽带,深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布局,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能级跃升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