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苏轼词的朋友应该对这个名句不陌生,它出自苏轼的经典词《定风波》。全词如下: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800多年来,它备受后世推崇。大家喜欢词中体现的洒脱和豁达之气,多年来安慰了很多失意人。从词作本身来看,不论是遣词还是用字,都颇具豪情,特别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和最后“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是千古名句。
但是却有一位网友认为,词作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写得不对,有错字,建议改一个字。他认为这个错字是“蓑”字,原因是这首词前面还有一则序言,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从这个序言来看,当时苏轼是和一群人同游,遇到雨天。而“雨具先去”可见当时大家都是没有雨具的,所以才会说同行的朋友们都很狼狈。苏轼写这个序言一来是为了交代写词的背景,二来也是用同行的狼狈衬托自己的洒脱。
可是既然“雨具先去”,那为何后来还会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之说呢?所谓“蓑”指的就是蓑衣,是一种用棕制成的衣服,披在身上可防雨。雨具肯定是包括了蓑衣的,苏轼都说了同行皆狼狈,那他自己穿着蓑衣,这件蓑衣的存在,如何能衬托出苏轼的洒脱呢?唯有连蓑衣都没有,在细雨中行走在林间,且行且啸,方是真正的洒脱。
基于这些分析,这位网友认为这个“蓑”字有可能是流传过程中的错字,需要更改一下,他的想法是改成“川”字,让这句变成“一川烟雨任平生”。看得出来,这位网友也确实是位诗词高手。首先,他读词作时,连序言也会读到,可见是个很细心的爱词之人。其次,他不但能找出问题,还能想到解决的方法,可见对诗词是有一定研究的。对此,小美要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但是,他这种想法真的对吗?苏轼原词真的错了吗?这个是我们要认真分析的。小美个人认为,苏轼这个词写得并没错。
首先,在这一句之前,还有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翻译成白话,它的意思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行走,在我看来也胜过了骑马,这种小事有什么怕的?苏轼虽被贬,也是一个有品阶的朝君臣,穿着草鞋行走想来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这几句其实都极有可能是虚写。既然前面已经是虚写了,最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是如此,苏轼的言下之意应该是:哪怕让东坡我披着一身蓑衣在江湖海中度平生,又如何? 既然抒情式的虚写,那就自然不存在前后矛盾的问题。
其次,蓑衣在古诗词里是一个很经典的意象,它在多数诗词中就是洒脱的代表词。当年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中也曾提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果改成“一川烟雨”,则显然少了这种意境之美,与原词也格格不入。
再次,把“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蓑”当成量词来看,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解读。烟雨是无法用数量来概括的,于是苏轼创造性的在前面加上一个“一蓑”,自此一蓑烟雨就成了宋词中一种很高明的写法,被后世不少人效仿。比如陆游的《鹊桥仙》中就有“一竿风月,一蓑烟雨”,这里的“蓑”做量词,与“竿”相对。所以苏轼这个“蓑”字做量词来解,与前面的“雨具先去”也就不矛盾了。
以上三点,说明这个“蓑”字无论是从意境上来看,还是把它当成量词,其实都是说得通的。东坡这个字不但没错,而且用得十分巧妙,只轻轻一笔就写出了气势。如果改成了“一川烟雨”,虽多了一丝柔意,却少了这股气势,看上去不错却与原作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