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事责任?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民事义务应当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民事义务,就是违反民事义务。
民事责任既是违反民事义务所承担的法律后果,也是救济民事权利损害的必要措施,还是保护民事权利的直接手段。
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与其他责任。
在现实生活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需要对民事责任进行承担。
今天,我们就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哪些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
法律科普
1、法律小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在上述案例当中,袁某对郭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侵犯郭某的名誉权,郭某有权要求袁某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而且,民事责任不仅仅包括赔偿损失,还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消除影响等。
对于这些民事责任,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可以向侵权人或者违约人主张承担一种民事责任。
但也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违约人承担多种民事责任,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承担民事责任方式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对承担民事责任比较常见的几种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停止侵害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法行为仍然在继续,对于这种情况应当立即停止侵害行为,防止扩大侵害后果。
排除妨碍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使他人无法行使或者不能正常行使人身和财产权益,这时受害人可以要求行为人排除这种权益实施的障碍。
消除危险,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或者其管领下的物件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或存在侵害他人人身或财产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具有危险因素予以消除的民事责任方式。
不过这种民事责任的承担,前提必须是有危险状态的存在,这一危险具有造成现实损害的可能性,但是该损害又尚未实际发生。
返还财产是比较普遍适用的民事责任方式,也就是指返还原物。
不法侵占他人财产,或者原来依据合同占有他人财产但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的,行为人应当返还原物。
赔偿损失是最基本的民事责任方式,赔偿损失主要包括财产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三种。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当中的赔偿损失并不能包括精神损失赔偿。
而赔礼道歉,是指侵权行为人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以求得受害人原谅的民事责任方式。主要有口头道歉和书面道歉两种形式。
承担民事责任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当中,承担民事责任可以解决许多矛盾和纠纷。
承担民事责任不仅能够使得受害人所承受的人身损害得到相应的弥补,保障受害人的损失。
同时,也能够使得不法分子承担自身责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起到警示作用,改正自己,避免之后再犯。
并且,对于建设和谐文明法治的社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犯了错就要依法承担责任,而不能够逃避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