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思想周刊|构建共享共生的社区经济新生态

0人浏览   2025-03-31 07:25: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杨姝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指出,结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配齐购物、餐饮、家政、维修等社区居民服务网点。社区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正以其独特优势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生活和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要积极发展以基层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经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深度挖掘和充分释放社区经济潜力,构建共享共生的社区经济新生态。

整合盘活社区存量设施资源,丰富社区经济发展业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强调,要“支持社区盘活现有闲置房屋场所,鼓励利用现有设施转型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推动养老育幼、邻里助餐、体育健身、健康服务、家政便民等服务进社区”。发展社区经济,可以结合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设施资源,通过社区经济综合体实现“一点多用、一店多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使商业环境与居住环境相协调、业态发展和居民需求相匹配,推动社区、商圈和居民共融共促、和谐共处。要盘活社区周边空置的旧厂房、仓库以及闲置土地等资源,创新经营思路,改建一批贴近居民生活的综合服务型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等便民服务设施,创新社区服务内容与形式,优化社区消费体验,不断丰富社区经济发展业态。

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促进社区经济提档升级。随着我国城市消费水平和消费品质的提升,社区经济以满足最基本生活需求的传统布局已经无法适应人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提档升级“家门口的消费”成为迫切需要。首先,社区经济发展要结合人口分布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创新发展思路,优化设计布局,按照将需求清单转化为项目清单的原则合理设置服务网点,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有效释放消费潜力。其次,社区经济发展要根据新的消费需求逐步实现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通过社区商业服务中心整合优化周边资源和服务,使经营触角更加精细化特色化,以丰富的业态品类和高品质的服务吸引居民在“家门口消费”。再次,社区经济发展要根据居民对居住品质和社区生活空间环境的要求,升级空间内容和消费场景。《措施》根据“培育社区消费新场景”的要求对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优化社区消费环境作出了具体部署。可以根据总体部署并结合社区实际,通过老年活动室、儿童娱乐场、篮球场等主题社区空间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社交需求,减轻由于现代建筑使城市空间分离造成的社区疏离感,实现社区生活空间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

强化政策保障激发基层活力,发挥社区经济多重效益。社区基本情况的差异性和居民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社区经济的大部分业态都有一个培育发展的过程,需要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促进社区经济发展,要将其与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创建、完整社区建设等相互衔接,强化行政审批、物业支持等政策集成保障,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商户等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强化共建共管和自律规范,进一步激发基层消费活力,使社区经济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推动以社区为基础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激励居民参与经济活动和公共管理,以促进共同福祉为目标加强合作共享,实现社区、商业、服务与居民生活相辅相成、和谐共生。要充分发挥社区经济市场需求和关联带动能力强、具备最少投资需求和最具吸纳空间等优点,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在以“家门口的服务”拓展消费市场丰富社区生活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有效带动“家门口的就业”,让更多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