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为什么有的蜗牛没有壳(蜗牛界的有房和无房族!)

100人浏览   2025-04-01 03:15:06

常常待在户外的人对于一种小动物应该非常熟悉。它看起来很像蜗牛,只是没有壳而已,并且每到下雨的时候到处都能看这种软趴趴的动物在蠕动。如果用手不小心触碰到它,会立觉到一股黏黏的液体,感觉像鼻涕一样,非常的恶心,于是换来一个名字-鼻涕虫。很多人都以为它是没有壳的蜗牛,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蛞蝓。

蛞蝓并非是丢了壳的蜗牛,而是不要壳的软体动物。在远古它们也是有的,但是这个壳对于它们作用越来越小,于是慢慢退化,最终消失。某些种类的背上还可以看见壳退化后留下的痕迹。没有这个壳,它们可以钻一些蜗牛很难钻进的石缝。再说,蜗牛的壳也不是后天找的,天生就有的。小蜗牛从卵里孵出来,本来就带壳了。而且这个壳也是活的,随着蜗牛长大而变大。

两个是近亲

除了壳之外蛞蝓和蜗牛长得很像,而且还有很多共同的特征。比如说它们都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都有着黏糊糊的身体,爬过的地方都沾满黏液,都有两个对触角,前触角作嗅觉用,后触角顶有眼等等。蛞蝓和蜗牛同属于软体动物中腹足纲、柄眼目,是腹足纲动物生活在陆地上的两个类群,也是软体动物真正征服陆地环境的种类,是软体动物中最繁盛的一类。在蛞蝓、蜗牛腹部生有一道宽而细的横褶,后端较尖,这就是它们的“足”。爬行时,用足紧贴在别的物体上,由腹部肌肉做波状蠕动,就能缓慢地向前爬行了。同时,足上生有一个腺体,叫足腺,能分泌一种粘液帮助它爬行。而柄眼目拉丁名Stylommatophora来自希腊语,意为“眼睛长在柄上”。因此蜗牛和蛞蝓是不折不扣的近亲了。

“巨齿怪兽”

蜗牛和蛞蝓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在强光照射下它们很快就会死亡。当然它们也有很多高强的本领。比如可以在光滑的玻璃上,这要归功于他所分泌的黏液,依靠黏液附着在玻璃上,再通过波浪运动将足向前推进,当然不会掉下来了。另外,蛞蝓还可以准确的判断风的方向,总是能逃离风大的地方,这样就不会快速缺少而死亡了。然而蜗牛和蛞蝓都是不太讨人喜欢,如果你的菜园子里有青菜或者马铃薯,那你一定对它们深恶痛绝,因为它们总是趁你不注意时,将这些蔬菜通通偷吃掉。你一定不知道,它们有着世界上动物中最多的牙齿,针尖一样小小的嘴巴里居然隐藏着25600颗牙齿。舌头上布满牙齿的表面显得特别粗糙,那是磨碎食物的利器。如果你的菜园子遭受到了蛞蝓或者蜗牛的侵袭,快速行动起来,保持菜园清洁没有杂物庇阴的地方,收集一些茶叶、咖啡渣洒在周围,再或者引进它们的天敌-青蛙、步甲都是保住蔬菜的方法。

常见的蜗牛和蛞蝓

灰蜗牛:贝壳圆球形黄褐色,有5-6个螺层,壳口椭圆形;

同行巴蜗牛:贝壳扁球形黄褐色或红褐色,有5-6个螺层,壳层有细生长线,壳口马蹄形;

华蜗牛:贝壳圆盘形,5个螺层,壳口椭圆形,内有一条白瓷状肋。

野蛞蝓:体表暗灰、黄白、灰红,或有不显著暗带或斑点,壳为体长1/3,不能缩紧壳内。

黄蛞蝓:体表黄褐色或深橙色,并有零星浅黄色斑点。

双线嗜黏液蛞蝓:体表灰白或淡黄褐色,背部中央有一条黑色纵带,两侧各有一条,黏液乳白色。